不要以為有錢便是萬能,有好多東西有錢都不能即時買到的,還需要「等」。例如近期富豪潮玩的新玩兒私人飛機,每架全新型號的私人飛機價值三億至六億不等,由落單到出廠需時約兩年。富貴如李嘉誠及李兆基也正在排隊近一架Gulfstream G550 型號的私人飛機。
你沒有錢買私人飛機,想用200萬買一架全新的占士邦英國名跑車Aston Martin下,亦都需要等,平均需時八個月。購買跑車除了買跑車的實物外,還同時購買這個等待期,廠商刻意做慢些,讓買家期待下心急下,還會給買家一個錯覺認為廠商慢工出細貨。
好多識做生意的醒目人也善用「等」依種premium rate,為自己生意增加額外的added value。例如外國有些只此一間的名牌餐廳不設 walk in服務,任何人都需要訂座,預定的日期不是一兩日或一兩個星期,是需要預定幾個月或一年後才有空位。使食家錯以為這間餐廳長期座無虛席,門堪羅雀。到了預定日期時,顧客等了這麼久才能食這份餐,份外食得有味道。其實這一切都是餐廳刻意安排的錯覺。如果餐廳沒有足夠客人時,他情願當日休息一天。
外國名牌牛仔褲Seven for all Mankind也是用同一策略,一條Seven for all Mankind的牛仔褲賣成數千元,其中大部份的價值也是賣「等」這個premium rate給顧客。
2007年10月24日星期三
Art of Lying 18: 善用「等」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三, 10月 24, 2007
0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2007年10月20日星期六
Art of Lying 17: 丁晉公的「借頭術」
宋真宗的時候,丁晉公以鄆、齊、濮州安撫使的身份坐鎮鄆州
當時契丹軍入侵北部邊境,居住河北的百姓想渡過黃河避難,每天逃難的百姓達數千人。黃河上的船家向百姓索取財物,否則不予渡河,因此百姓們阻滯在黃河以北。
丁晉公聽說了這件事,就從監獄裡提出了幾個死囚犯,給他們穿上船夫的衣服,拉到河岸邊,說他們索取錢財,耽誤百姓過河,罪不可赦,然後全部斬首。其他船夫一看這種情況,一個個膽戰心驚,那裡還敢再跟百姓索取財物,不分早晚運渡百姓,不到三天就把百姓全部運過對岸。
丁晉公只以幾個死囚,贏得了渡江的勝利。可以說對李代桃僵之計運用得巧妙之極。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六, 10月 20, 2007
2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2007年10月9日星期二
Art of Lying 16: 李德裕斷冤獄
唐朝李德裕是牛李黨爭中李黨的領袖,後被牛黨人物貶謫為西川節度使,其間擊潰吐蕃,收復疆土。後來受到唐武宗的信任,被任命為宰相。因辦事專斷,受到不少朝臣的怨恨。武宗死後,846年被剛即位的唐宣宗撤職,流放到海南一帶去,並被貶為崖州司戶參軍。
在唐敬宗時期,李德裕曾智破甘露寺的主持僧貪污事件。以下是在《警聲雜誌月刊》記載的李德裕斷冤獄故事:
唐敬宗時,李德裕任浙西觀察使,駐鎮浙右,其所屬鎮江的甘露寺,風景優美,寺產亦富,為當時名剎。其交代時,前任數主持僧控訴後任主持僧某吞沒了鉅金若干兩,訟之於官。
當時直接管轄甘露寺的地方官吏,調集前後任主持偵詢,前任各主持僧力陳過去交下時,都是帳薄有記載,實際有存金,且最近這次交代,是夜間辦理的。當時點交清楚,分毫不差,等到天明,不見此金,實為新任主持僧所吞沒。且舉出不少寺僧指證其事,言之鑿鑿,雖新任住持僧一再呼冤屈,仍然無法提出有力反證,終至服罪定刑。
此案送至李德裕前定判時,德裕一向機警細心,覺得如此鉅金必有出處,另行覆審,新任主持僧仍稱此項金兩早已用去,積年以來空交冊簿,已成常例,乃以本已一人勢孤力單,他僧藉此陷誣排擠,以致有此不白之冤。但眾仍然指證前事,又似確鑿。
李德裕覺得此事不難偵訊,立刻將幾位前任主持僧和另外的幾位金兩保管者傳召了來,分別的各自禁閉在一處,使其彼此不能相見串供,各給黃泥一大塊,要他們將歷次傳交無誤而這次被新任主持僧吞沒的金兩,依其形狀數量,分別用黃泥模仿著捏製出來,以為憑證,各僧實際未見此金,有的根本模捏不成,有的隨意模捏,彼此的形狀數量全不一樣,最後只得承認是夥同誣控新主持僧是實,李德裕依律判刑,誣陷人者無不服罪,而平了新主持僧的不白之冤。
當一大班共犯一同做案時,往往留下不少線索,事件便會破綻處處,因為每個共犯都是為自己最大利益謀福謀利,最後大家便會說出不同版本的大話,這樣就無法把真相掩飾下去了。現今世界中,真正成功的貪污事件只會涉及一至兩名共犯,因為參與人數越少,所考慮的變數也同樣減少,他們便可以輕易地隱瞞這些貪污事件。當涉及人數一多,被別人揭發的機會便會大幅增加,沒有人會願意參與這麼大冒險的犯法勾當。
伸延閱讀:
李德裕斷冤獄/ ‧石‧
維基百科 李德裕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二, 10月 09, 2007
0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2007年10月8日星期一
Art of Lying 15: 保守黨黨魁金馬倫的一句 I love you babe
英國05月 11日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下任首相大熱人選白高敦,民望不及保守黨黨魁金馬倫。這項由英國廣播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約30%受訪者認為白高敦親民,認為金馬倫親民的有40%。同樣,認為白高敦有誠信的有31%,認為金馬倫有誠信的有38%。金馬倫為自己親民形象的包裝真是有一手。以下是10月3日英國泰晤士報的報導:
英國10月 08日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金馬倫支持率再進一步領先,有45%支持率,白高敦只得34%。
After finishing his speech, Mr Cameron turned to members of his shadow cabinet, seated on the stage, and asked "Was that all right?" His voice still picked up on the microphone, he could be heard asking the same question of his wife, Samantha, as she joined him, before adding: "I love you babe."在演講後金馬倫疏忽地錯以為咪高峰已經關上,把他對幕僚和妻子的說話讓外間聽見。大部份人都覺得金馬倫演講後的疏忽是造假的形象宣傳策略,但這是並不重要的,因為近日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他的簡單一句"I love you babe"已經為他的形象加分了。
Finally, he said: "Aah.. I'm knackered."
伸延閱讀
David Cameron rallies Tories by taunting Brown over election Page1
David Cameron rallies Tories by taunting Brown over election Page2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一, 10月 08, 2007
0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2007年10月7日星期日
Art of Lying 14: 西漢「飛將軍」李廣智退匈奴的故事
節錄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貴人從廣勒習兵擊匈奴。中貴人將騎數十縱,見匈奴三人,與戰。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廣。廣曰:「是必射雕者也。」廣乃遂從百騎往馳三人。三人亡馬步行,行數十裏。廣令其騎張左右翼,而廣身自射彼三人者,殺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縛之上馬,望匈奴有數千騎,見廣,以為誘騎,皆驚,上山陳。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十裏,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誘,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裏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其騎曰:「虜多且近,即有急,柰何?」廣曰:「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於是胡騎遂不敢擊。有白馬將出護其兵,李廣上馬與十餘騎餎射殺胡白馬將,而複還至其騎中,解鞍,令士皆縱馬臥。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夜半時,胡兵亦以為漢有伏軍於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廣乃歸其大軍。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
只得一百多個騎兵的李廣,面對數千匈奴騎兵並沒有向他們發過一聲,只是用行動向匈奴講大話。讓匈奴錯估李廣的實力,不死一兵一卒,便能安全逃離匈奴的追擊,返回大本營。
伸延閱讀:
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日, 10月 07, 2007
0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2007年10月6日星期六
Art of Lying 13: 孫中山殺害革命烈士
中國歷代的政治家也有他們黑暗的一面。孔子如是,我們的國父孫中山也是這樣的人。後世尊稱他們那麼偉大,只是發揚中國的隱惡揚善道德文化。孔子也有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我不為任何人諱,是一個不跟隨孔子的教說的大壞蛋。
大家有否想過孫中山在民國期間殺害的人,包括同是革命黨出身的義士呢?以下是在維基百科記載有關被孫中山殺害的烈士的身平:
陶成章,中國清末革命團體光復會創建及主要領導人之一。早年曾為私塾教師。1902年赴日本留學,翌年回國。1904年10月在與蔡元培、龔寶銓等在上海發起建立以江浙人士為主的「光復會」,推蔡元培為會長,陶則負責聯絡會黨。1905年與徐錫麟等於紹興創立大通學堂,招收會黨人士將其教育成為革命骨幹。1906年再渡日本,加入同盟會,之後再回國。1907年徐錫麟安慶起義失敗後,陶被清廷通緝,流亡至南洋,在當地辦報宣傳革命。1908年再到日本,曾主編同盟會機關刊物《民報》。後來因孫中山未經眾議收受日本政府資助,引發同盟會內部分裂。和章炳麟等於1910年重組光復會,章為會長,陶為副會長。武昌起義後回上海,號召光復會舊部,參與上海光復行動,並策劃杭州光復。杭州光復後,被舉為浙江省臨時參議會議長。以下是黃文雄《孫文的黑道本質》的節錄:
當孫文的金錢問題曝光後,陶成章於1909年11月寫成「孫文罪狀」三種十四項,指出孫文無謂犧牲同志、欺詐同志、破壞全體名譽,作成「南京革命黨人宣佈孫文罪狀傳單」到南洋各地分發,並到南洋成立光復會分會,侵犯了孫文興中會系地盤而成為孫派的死敵。孫文不但與光復會系的陶成章等誓不兩立,又與華興會系的宋教仁志同道不合。同盟會的內鬥雖然歷經黃興的仲裁也無法達成和解。孫文既然無能領導革命派團結,張繼苦勸孫文「向天下宣告辭退同盟會總理」、「隱遁深山」也未果。陶成章是熱衷於愛國革命的份子,曾參與及組織革命團體、參加起義及主編革命刊物。後來因和孫中山意見相左,便脫離了同盟會,重組光復會就被殺害。陶成章的一生何罪之有呢?
黑道出身的孫文因而對光復會的龍頭展開報復行動。1911年6月,光復會的中心人物趙聲因盲腸炎猝逝,風傳是被孫文心腹胡漢民毒殺。
孫文1912年1月當上臨時大總統後,立即對長久以來懷恨在心的陶成章下手,指派上海都督陳其美伺機行事,陳再命令手下蔣介石執行。陶成章為了逃避孫文黑手黨的暗殺,躲進上海法租界廣慈醫院內「養病」。光復會員王竹卿引導蔣介石潛入病房,由蔣親自開槍射殺。
蔣介石親手殺死陶成章一事,在很多歷史書同樣有記載,可信性甚高。雖然毫無表面証據指出陶成章命案和孫中山有關,但主謀陳其美是孫中山的頭馬,行兇者也是陳其美的親信蔣介石。蔣介石殺死陶成章後恐光復會的會員報復,便逃往日本避難。在陶成章命案後,孫中山並沒有追究主謀陳其美及殺人犯蔣介石。陳其美被袁世凱派人殺害後,在革命時沒有令人讚賞功績的蔣介石很輕易地投靠孫中山,不久孫中山對他信任有加。在以上眾眾環境証據下,很難使人相信孫中山和陶成章命案無任何關係。

伸延閱讀
黃文雄《孫文的黑道本質》
維基百科 陶成章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六, 10月 06, 2007
0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2007年9月29日星期六
Art of Lying III: Duck and Cover(lulucomecome 提供)
宣傳片是在 1950 年時拍輯的,正是蘇聯首次在1949年核試成功後的一年,相信美國政府利用一個大話按撫市民無助的不安情緒
大家看看 youtube 的有趣留言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K2UZ3YTLIY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六, 9月 29, 2007
0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Art of Lying 12: 悉破大話
要彰顯講大話的效果,最基本的第一步便是不要被別人悉破。如果你並無把握自己的大話完全沒有破綻,這樣就不如不要扯謊了,說回真話吧,因為被別人悉破後,可能會有它的反效果,還有機會需要付出其代價,尤其這些大話的出發點是基於自己的私人利益。
例如,數年前蘋果日報造假新聞報導陳健康事件,使它失去了不少讀者,我其中一位姐姐也是基於這個原因從此不再購買蘋果日報。美國尼克遜總統的水門事件,從而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辭職的總統。因列根能成功善用一個大話打贏冷戰,布殊也有樣學樣,利用傳媒向公眾講大話化淡伊拉克戰爭的危機[1][2],但立即被人揭發,真是笨得要緊。
如果這個大話是簡單的,只需把大話和現實世界的種種關係細心想一次,確保它們之間並沒有矛盾,便能製造出完美無瑕的大話,這並不是十分困難的事。但為何很多大話到最終也會被悉破呢?因為它們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扯謊者在講大話時候當然可以精心計劃,毫無破綻。但幾年後,再提起這件事時,扯謊者已經鬆懈或忘記當中的細節,說出來時就會和事實之間有所矛盾。例如在Art of Lying 1的事件中,第一次從報張得知這名女藝員的悲慘經歷,當時的我也是深信不疑。但在幾年後,記者再訪問這名經理人,才發覺疑點處處,才會懷疑這是一件大話事件。說真話就毋須面對這樣的煩惱,因為真實的說話當然和現實世界配合無瑕。
申延閱讀:
[1]來源:《華盛頓觀察》週刊 2005年第5期, 時間:2005年02月02日
布希重金聘請“公關”製造“假新聞”?
[2]來源:新聞晨報, 時間:2006年05月30日
布希政府涉嫌製造假新聞美化伊拉克戰爭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六, 9月 29, 2007
0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Art of Lying II: 活用善意謊言避免惡意雷區
活用善意謊言避免惡意雷區
你不太喜欢同事的新装,但又不忍心泼冷水,你会说:“你的打扮好别致。”
你不很同意同事的观点,但不想显得太小气,你会说:“你的报告挺有新意。”
在职场中,我们或多或少都说过类似的谎话,其实大多数人说这些话的目的,只是为了搞好同事之间的关系,维系上下级之间融洽的关系。
职场专家告诉我们,职场上善意的“谎言”,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是,如何把握好“谎言”的“度”,避免损人不利己?如何避免踩入恶意谎言的“雷区”?这就要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和分辨能力。
谎言之“自我激励”类自我激励,切忌好高骛远
危险指数:★☆☆☆☆
典型表现:“这份工作我真的很喜欢,我相信可以干很长时间。”“不是我不够好,是那个公司没有发现我的优点。”
都市生活节奏快,人的压力大,当受到挫折时,用这种方法替自己疗伤,自我激励,自我调节。
专家把脉:自我激励是给自己心里树立起一个“英雄”的形象,激励自己迈向它。当你从一个个英雄形象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优点时,也就找到了自信。
当年轻上班族进入职场,由于工作效率不高,人际关系搞不好,剥夺了你的信心,这就需要自我调节。当你受到挫折时阿Q一下,放松自己,你会觉得生活还是很有乐趣的。从事一些你感兴趣的工作,也是建立自信心最好的办法之一。比如在工作之外,做些你最喜欢做的事情磨炼热情。或在办公桌最显眼的地方写下每天感到骄傲的事情。
黄牌警告:要根据不同的时期订立不同的“英雄”,当你达到了这个标准的时候,再给自己订立下个“英雄”。每次的标准不要太高,要适合自己,要符合实际,不要订立一些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做事的时候水分是可以掺的,但是不能过,如果太过这样会对自己产生长期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对你以后的工作生活产生阴影。谎言之“息事宁人”类:出于善心,也要把握好度
危险指数:★★☆☆☆
典型表现:“李四有特殊原因,所以才会出错,他刚才检讨了自己。”“你写的报告很好,有几个地方如果能在细点就更完美了。”
在适当的场合说说小谎,能够解决一些麻烦,用善意的谎言,达到正面的结果,既帮助了自己也帮助了别人,与人与己都有利。
专家把脉:在人际交往中善良的、出于好的意愿的谎言还是要说。比如,甲同事和乙同事因为意见不和吵架了,你平日里和两位关系都很好,事后如果你能在对方面前说:“其实她和我说了,那天是她不好,可又不好意思和你道歉。”无形中你就起到了黏合剂的作用。
像这样的谎言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多的,也是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去做的。正所谓“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能避免一场口角战何乐而不为呢?即使有一天对方知道了真相,也不会怪你的,因为是你把这两个人之间的火花给熄灭了。
黄牌警告:一定要把握分寸,注意度。这就要在说话前想想,你说了这话会不会调节一些矛盾?不要矛盾没解决,反而越搅和越乱,连自己都受影响。
当你左右为难,不知道说还是不说时,最好以不说为主,或找个折中的办法。职场就是生活。有真有假,要认真去听去想,不要自己处于好意的把一个恶意的谎言散播出去。谎言之“力争表现”类热情可嘉,但要尊重他人
危险指数:★★★☆☆
典型表现:“张总,这次的计划书完全是我的建议。”“这个事情交给我去做吧,我会做的比别人好。”
这些人渴望别人对自己更加的重视,不愿意被他人忽略,因此有时候会说些大话。
专家把脉:在职场中,每个人都渴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充分展示个人风采。
但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与相互尊重”。办公室里,在自己争取表现机会的同时,也要注意给别人机会。你不仅要当一个发言者,也要耐心倾听别人,让人感到被尊重和接纳。人的尊重和价值是在人际互动之中实现的,而不是自己独立表现,这才是有效的做法。
黄牌警告:我们要注意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的表现要恰如其分。要明白自己所有方面、每时每刻都想超过别人是不现实的。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会时刻生活在疲惫之中,同时也会让别人产生压迫感。
如果在人际交往中,总想通过高超的技巧来战胜别人、征服别人、压制别人的话,结果经常是事与愿违,造成身边的人都纷纷离去。谎言之“打击对手”类绝对警惕,小心苦果自酿
危险指数:★★★★★
典型表现:张三和李四同负责一个项目,但却采纳了张三的策划书。事后了解是因为张三在领导面前说了李四坏话。
这类人在竞争中,不惜把别人的缺点夸大,有点唯恐天下不乱。
专家把脉:企业是一个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每个人都需要与人合作沟通。我们一定要坦诚的对待合作伙伴,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好的关系,有利于你以后的工作。职场一定要把那种不好的氛围剔除掉。
黄牌警告: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说谎,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的人往往在职场中是站不住脚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环境是和谐团结的。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小聪明行为最好不做,否则必会吞下自己酿的苦果。
每个职场人切忌妄听、妄信、妄言,面对那样的谎言者,我们应该坦诚对待。不去相互“对打”。如果能既不伤害对方,又可以双方获利。
在这里,领导是至关重要的。领导不要给自己安插“线人”,要一视同仁,员工才不会利用领导的个人好恶来打击对手。
现场小测试
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小谎言?
假如你和男友(或女友)已分手,而他(她)现在正和你最讨厌的人热恋,今天要替那人办生日Party!面对笑容满面的邀请,你会如何拒绝呢?
A.家里有事
B.身体不舒服
C.已经有约会了
D.以工作的理由拒绝
E.可怜兮兮地点头答应F.直截了当地说不去
★A、这种人遇到困难时,总是以对方比较难深入认识的家庭为避风港,所以属于智能型的人物,能巧妙地处理问题和化解疑问。
★B、你是个遇到事情只会想到自己的人,不知道如何利用现有的人际关系,在社交方面的经验需要进一步加强和积累。
★C、在遇到困难时,首先就想到以朋友来作借口,表示你与朋友关系不错,不会孤军奋战,会找朋友来帮你解决棘手的事情。
★D、你是个带点工作狂的人。只要你遭遇任何困难或挫折,都会一头栽进工作中,借以转换心情或逃避。
★E、你是一个好员工,习惯处于被领导者的位置。但也由于你平时总爱找人当靠山,所以在办公室的地位似有似无。
★F、你是个绝对有自信的人,总是充满了活力和热情,也是一个实干家,先做好周密的计划,然后切实实施。
专家简介
张立兴:北京汇绩佳企业管理咨询中心首席顾问,人力资源专家
http://bkb.ynet.com/article.jsp?oid=19825711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六, 9月 29, 2007
0
留言
標籤: *文章轉貼*, Art of Lying
Art of Lying 11: 列根一句偉大的大話
朗奴·威爾遜·列根(Ronald Wilson Reagan)是第40任美國總統(1981年-1989年)。在踏入政壇前,列根曾是電影演員,也訓練他成為了一名傑出的扯謊者,向全世界及蘇聯說了一句偉大的大話。
列根在位期間正是西方世界和蘇聯共產帝國的冷戰高峰期,兩方軍備競賽還是白熱化。在列根之前的尼克遜、福特及卡特三任美國總統對蘇聯態度都是使用綏靖政策,即是用按撫手段使局勢安定下來。列根的政治洞察力及戰略智慧優於前者,放棄過往的綏靖政策,提出終結邪惡帝國(蘇聯)的歷史使命。在假設蘇聯已經沒有能力投注比美國更多軍事預算的情況下,把軍備競賽推到極點,創建一個在太空中阻截飛彈進入美國的戰略防禦體系(SDI),或稱「星球大戰」計劃。
這個「星球大戰」計劃到現在也是一個難以使人相信的大話,列根的新戰略被當時目光短淺者譏笑為「痴人說夢」。卡特批評列根的計劃「只是把我們推向戰爭的絕好辦法」。但當時蘇聯共產領導者對「星球大戰」計劃深信不疑,也視為是一種威脅。因為在此之前,美蘇雙方的核彈的技術及數目相若,互相能制衡對方。但在「星球大戰」計劃之後,它將可能抵銷蘇聯對美國「保證互相毀滅」的能力,理論上將能使美國發起核戰的第一擊而躲過接下來的蘇聯反擊。由於感受到可能因此失去軍備競賽中的平衡地位,蘇聯的領導人對於情勢越來越沮喪。在1986年10月列根與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冰島會面,會中戈爾巴喬夫急切的希望美國取消這個「星球大戰」計劃,後來戈爾巴喬夫更加快蘇聯民主改革,促使蘇聯國內的保守派和改革派的角力,加速蘇聯共產帝國瓦解。
在科技上,根本無法做到這個「星球大戰」計劃的痴人說夢構思,最後當然不了了之,但這個計劃間接瓦解了整個蘇聯共產帝國。戴卓爾夫人對此描述道:「列根不開一槍便贏得了冷戰。」
申延閱讀: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六, 9月 29, 2007
0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2007年9月28日星期五
Art of Lying 10: 一個快樂的傳說(Life is Beautiful)
《一個快樂的傳說》是一部1997年的義大利電影,劇中講述主角不願毀了兒子的天真無邪,便不斷向自己的兒子扯謊,是一部扣人心弦悲喜劇。在全球榮獲得很多不同的獎項。
以下是引述維基中《一個快樂的傳說》的劇情:
電影內容敘述二次大戰時期,德國將猶太人送往集中營,對猶太人管制、虐待、屠殺的故事。故事並沒有以血腥的畫面呈現德國納粹的殘暴,而是以喜劇的方式讓觀眾領悟生命的真諦。
一名意大利猶太裔青年基多(Guido),來到了意大利的Arezzo。基多是一名幽默風趣而吸引人的青年,他愛上了一名教師朵拉(Dora),基多使用各種方式希望追到朵拉,而朵拉則是已經有了婚約,不過基多仍是在朵拉的生活中添加許多驚奇,朵拉也漸漸愛上基多,基多更是在朵拉的訂婚宴上搶婚。兩人多年之後有了第一個兒子-約書亞(Joshua),基多也開了他夢寐以求的書店,只是基多夢寐以求的日子沒有持續太久,一切夢想在一家人送往納粹集中營後幻滅。
天性幽默的基多不願毀了兒子的天真無邪,由於兩人都有猶太人的血統,兩人被送往了集中營,朵拉則是因為並沒有猶太血統而被送走。基多故意編故事遊戲來騙約書亞,只要誰先能得到1000分就能得到一部真的坦克,使得約書亞不但適應集中營的生活,更逃過了被送去毒氣室毒死的命運。基多也要讓朵拉知道兩人還活著,讓朵拉能夠有活下去的希望。在德軍投降的前一晚,基多為了不讓兒子受害,再度編遊戲讓兒子躲到箱子當中,慢慢等待美軍的到來,約書亞照做了,但是基多在尋找朵拉時卻被德軍發現了,在被處死之前基多仍是要讓孩子以為這一切是個遊戲,基多最後則是死在納粹守衛的亂槍之下,翌日,美軍抵達,約書亞按照與爸爸的約定從箱子中出來,他見到了美軍的坦克,認為自己贏得了遊戲,最後約書亞也與母親重逢。
《一個快樂的傳說》甚受影評人及公眾歡迎,贏取了多項國際大獎,包括以下的獎項:
-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 奧斯卡最佳配樂;
- 英國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影片;
- 義大利大衛獎最佳製片;
- 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男主角;
- 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
- 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劇本;
- 義大利大衛獎最佳攝影;
- 義大利大衛獎最佳藝術指導;
- 義大利大衛獎最佳服裝設計;
- 法國凱薩獎最佳外語片;
- 德國電影獎最佳外語片;
- 西班牙哥亞獎最佳歐洲影片;
- 丹麥勞伯獎最佳非美國片;
- 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
- 歐洲電影獎最佳男主角;
- 澳洲電影獎最佳外語片;
- 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片中的男主角不斷說大話騙他的兒子。這些大話並沒有給觀眾負面的感覺,反而使觀眾同情片中的男主角,最後影片大獲好評,獲得大量獎項。這事証明了大話並不是原罪,只要大話背後的目的不是偷呃拐騙,不是為自己謀圖私利,相反說大話的目的是為他人謀福解困,說說大話也可以得到大眾認同的。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五, 9月 28, 2007
0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2007年9月27日星期四
Art of Lying 9: 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UFO事件
在1997年3月13日晚上,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夜空中,出現了五到六個巨大黃白色的光點,井然有序的排列成V形,緩慢而安靜的從西北往東南方飛行,從內華達州,經過鳳凰城然後抵達土桑邊境消失,範圍約三百英里。整個過程從晚間19時30分到22時30分歷時約三個小時。 有數千名當地市民親眼目睹了這一幕奇怪的現象,目擊者形容這是巨型的UFO在夜空飛過。以下是其中一名市民拍下的片段。
由於目擊者眾多,這起事件在當時相當轟動,電視台拍攝特輯探討這次UFO事件,坊間討論沒完沒了。有女議員主動在議會上提問這次UFO事件,但其他議員呆若木雞,洲政府也不能作出任何定論。市面蔓延一片不安的情緒,小童問父母當晚發生什麼事,父母當然無法回應。
兩星期後,洲政府決定積極清除市民的不安情緒,發新聞稿到各大傳媒,說亞利桑那州州長費伏·森明頓(Fife Symington III)將會召開記者會向市民交待這次UFO事件。以下是當時的記者會片段:
森明頓以半搞笑講大話方式否認UFO存在,並把整件事壓下來,當時他說,“現在我要求史坦官員和他的同事將被告帶到場內,讓大家看看,拜託不要讓他太靠近我。”其實這位被告是森明頓找幕僚長扮成外星人,讓全場哄堂大笑。一句大話把眾人的視線轉移,把不安情緒得到舒緩。
十年後的今日,2007年,退休了的森明頓才公開說當日他也看見UFO在夜空飛過,但身為洲長的身份,說話時要非常小心,因為民眾會有非常情緒化的反應,堅決否認UFO存在的目的是不要驚擾社會。至今,在鳳凰城夜空中出現這5、6個巨大黃白色光點仍然是一個謎。
森明頓在1997年9月因貪污的醜聞辭去洲長的職務,在十年後的今日更公開承認當日他是講大話,他並不需要為自己曾講大話付出任何代價,相反獲得不少市民欣賞。
伸延閱讀
Phoenix Lights
http://en.wikipedia.org/wiki/Phoenix_Lights
美國鳳凰城UFO之謎 前州長證實其存在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tech.china.com/zh_cn/science/zhuanti/ufo/guoji/89936/20070402/14019899.html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四, 9月 27, 2007
0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Art of Lying I: 盲腸炎成因的大話 (lulucomecome 提供)
很多人都知道吃飽後馬上做劇烈運動,日久後會有可能出現盲腸炎。原來此說騙了我三十年,當我知道後亦問了很多身邊朋友,他們所有人都與我一樣被騙了。行騙者(父母)也可能是受害者.
以下引至yahoo 知識:
盲腸的位置,在於大腸初段突出的一個尖端,乃小腸和大腸的交接位附近。根據消化系統之運作,食物在胃部已被攪個稀爛,再經過小腸將養分吸收,到了大腸之時,已呈糞便之狀,絕無可能「跌出」完好之飯粒。而且,由嘴巴到達大腸,需時十多小時。飯後飽跳之時,該餐的飯菜,仍在胃部,距離盲腸,還有好一段路。我估計飯後做運動當然是不宜的,因飽吃後血液集中胃部,如同時運動會有可能令血液無法集中,導致消化不良。但如實向一個小孩說出後果,恐怕無法收阻嚇作用。故此就出現了這一良性謊言了。
盲腸炎的成因,是盲腸與大腸的接駁處,出現扭曲﹔又或者糞便太硬,帶有硬物如果核等,阻塞盲腸口﹔要不然,就是有寄生蟲侵入其中,導致發炎。種種原因,全都與飯後運動無關。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四, 9月 27, 2007
2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2007年9月26日星期三
Art of Lying 8: 南京大屠殺死亡數字的愛國謊話
以說假話來體現「愛國感情」的方式,也許是中國人的首創。比如中國人看見日本兵殺了一個中國人,如果他如實說日本兵殺了1個中國人,就讓人覺得他的愛國感情不深、報國熱情不夠。要體現愛國情操,就要誇大日本兵的殺人人數。誰把日本兵的殺人人數說得越多,就表示誰對日本人越痛恨,就表示誰的愛國情操越深厚。
當1946年國民政府開始調查南京大屠殺人數的時候,中國人的愛國情操就充分體現出來了。大家開始競賽,看誰的愛國熱情高。於是,日本兵的殺人人數越說越多。謊撒到最後,竟有一個人聲稱他一個人看見日本兵殺了57,818人;有兩個人聲稱單單他們兩人就埋了28,730具屍體。這種說法誰都明白是胡說。可是就沒有人敢站出來說他們是胡說。因為,誰說中國證人撒謊,誰就是替日本人說話的漢奸,而漢奸在當時就是殺頭之罪。所以儘管大家都知道這是假的,但也沒有一個人敢說。於是「一個人看見日本兵殺了57,818人,兩個人埋了28,730具屍體」的荒唐事,居然也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中國的各大報紙。
更為糟糕的是,這3個撒大謊者絲毫不知道外國的行情,以為外國和中國一樣也是謊言世界。於是,該3人堅決要求到國際法庭上去作證。雖然當時不少中國官員也知道這3人是在說謊,也知道讓他們去國際法庭會出醜,但誰也不敢不讓他們去。因為,誰阻止他們的愛國行為,誰就是漢奸。大家只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撒大謊者,到國際法庭上給中國人出醜丟臉。當然,撒大謊者在國際法庭上給中國人出醜丟臉後,也沒有人敢指責他們的說謊行為。因為,他們說的是「愛國謊言」,大家只好以不再提起這幾個人的方式,來寬恕他們的「謊言誤國」行為。
當時國民政府從南京老百姓那裡調查得來的南京大屠殺人數,竟高達數百萬人。大概是因為日本兵的暴行激發了南京市民的愛國心,馬路東邊的人說,「日本兵在我們這裡殺了幾千人」,馬路西邊的人就說,「日本兵在我們這裡殺了幾萬人」。搞得國民政府也無所適從,根本搞不清誰講的是真話、誰講的是假話,最後只好拍腦袋決定:30萬人大致不太離譜,於是就有了南京大屠殺30萬人的數字。不過30萬這個已經大大「縮水」的南京大屠殺被害人數,還是讓國際法庭打回來,被壓縮到20萬或10萬人。
在夏杞人《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的研究》文中指出,東京審判的宣判書說遠東軍事法庭最後採信的一些集體屠殺中死亡數字的大致估計,分別是1.2萬、2萬、3萬和5.7萬人,總計12萬人。遠東軍事法庭又根據由各家掩埋隊在戰後(這裏1937-1938年間)掩埋的屍體總數報告,進一步給出了15.5萬人死難的概念。考慮到有部份死難者是被焚毀、投江等情況,法庭認為比較可信的情況是死難者總數在20萬以上。
國民黨政府在1946年還都南京後,對8年前發生的大屠殺事件才開始調查和取證,事隔太久,根本是無法得出確實的死亡數字,最後國民黨政府宣佈了30萬這的死亡數字,並沒有詳細說明甚樣計算便草草了結。30萬的死亡人數和遠東軍事法庭有根有據的20萬以上相比,東京審判法庭的數字相對比較可信。
申延閱讀
林思雲《愛國謊言》
http://blog.roodo.com/fq222/archives/1319021.html
夏杞人《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的研究》
http://forum.diaoyuislands.org/viewtopic.php?t=933/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三, 9月 26, 2007
0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2007年9月25日星期二
Art of Lying 7: 真人真事改編為電影
很多電影人會把真人真事改編為劇本,並作為賣點 sell 自己套電影,但現實世界的人和事往往是千篇一律悶極無聊的,在文人多大話的墨水筆下,真人真事就能被改編為戲味十足的一流劇本。這一個改編的電影有幾多成真幾多成假呢?今次用經典電影《仙樂飄飄處處聞》作為例子,讓大家知道何為真人真事改編,日後不要再相信這些宣傳 sound bite 吧。
以二戰作背景的《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 是講述一個奧地利家族,早年喪妻的男主人養有七個子女,因供養子女出現困難,男主角脾氣也變得古怪,後來鎮內教會介紹女主角給男主角認識,並照顧他的子女及教他們唱歌成為一隊合唱團。劇中後半段高潮戲,納粹黨進人奧地利,並要捉拿主角一家人,女主角運用機智帶著一家人避開那些納粹黨軍人,爬過廢墟上的山坡到了另一個國家,最後男女主角結婚,全部人重新生活,大團圓結局。這一個浪漫動人、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是多麼的感人。
讓我們看看現實是那一回事,奧地利人 Trapp 無法供養七個子女向教會救助,教會中的職員 Maria 教 Trapp 七名子女唱歌,並到處表演賺錢。在二戰前,他們這個家族合唱團已在歐洲各國表演過。在1938年,納粹黨進人奧地利,Trapp馬上決定放棄一切離開奧地利,上火車先到意大利,後達美國。從來沒有和納粹黨軍人見過一面,並且他們從此沒有再回國。真實故事是一個非常悶極無聊的平凡故事,電影中後半段的追逐戲全是虛構的。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二, 9月 25, 2007
0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Art of Lying 6: Art of the TRUTH?!
無論古代和現代的政治,不怕權貴堅持說出真實的說話往往是沒有好結果的。中國古代明清兩朝大興文字獄,歐洲古羅馬時代有被教廷打壓成為異端的罪犯被活活燒死。現代有電台名嘴黃毓民棄兵曳甲,黃毓民時常在節目中說「我講我相信的事」,他也不能逃過這個說真話沒有好結果的慣性定律。
在Art of Lying 3文中指出用一個大話宣傳誠實的道德文化是多麼的諷刺。逆地而處,如果你是當時的老師,也知道華盛頓斬櫻桃樹的故事是虛構的,但又需要用真實例子向學生宣揚誠實是美德的文化,你能否找到第二個名人故事代替這個華盛頓故事呢?如果你也無法找到一個替代故事,就不應責怪責當時的老師了。他們也是被逼使用這個虛構的華盛頓故事。久而久之,大話說了上萬上億次,華盛頓故事由虛構變成了「真人真事」。
如果你想一世人只說真話,你好應該去做科學家、研究人員,或鍾庭耀等學者,他們可以在象牙塔中受社會某些價值觀保護。如果你需要在社會好好地生存,請學懂說說大話吧。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二, 9月 25, 2007
0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2007年9月24日星期一
Art of Lying 5: 孔子殺人事件簿
相信很多人都知孔子在做魯國宰相前,是到處講學宣揚自己所創的儒家理論,跟他同期有一人名為少正卯,也是到處講學,發表自己的理論,兩人均積極爭取更多學生,作為自己的門人。同行如敵國,孔子一早已經懷恨在心。當孔子做了魯國宰相後,沒有幾天就誅殺了少正卯。孔子持的理由是少正卯精明陰險、有聚徒成群、蠱惑人心、獨立為政的才能。孔子認為他是“小人之桀雄,不可不除。”要殺就殺吧,所持有的理由比秦檜殺岳飛的莫需有不會好得多少。
孔子曾無理殺人的事件在馮夢龍的《東周列國誌》、何海鳴的《求幸福齋隨筆》、《荀子》和《史記·衛康叔世家》都有記載,絕對真有其事的。但多年來,學校所教導的孔學儒學都刻意淡化孔子殺人的歷史,甚至有人認為是假歷史,不值一提。
無論中外歷史,為求宣傳道德文化,同樣會講大話隱惡揚善的。
申延閱讀
孔子真的殺了少正卯嗎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一, 9月 24, 2007
3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Art of Lying 4: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偽照片
在戰事開始時第5天(2月23日)美軍士兵在硫磺島折缽山上豎起國旗,拍下了一張二戰的經典照片,把二戰時美軍的英姿表露無遺。即年這張照片在美國面世後便大受歡迎,當年美國總統羅斯福認為它可以成為第七輪軍券宣傳的象徵物,把它成為許多雕塑和繪畫、郵票作品的原型,同時下令將相片中的軍人從戰場中召回來。但照片中出現的六人中,三人不久即陣亡,其餘三人後被安排在美國巡迴,呼籲人民購買軍券。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張硫磺島戰役照片不是在第一次插下美國國旗時拍攝的,是後來補拍的假相片,被召回來這三位軍人也是假英雄。
真實的照片是由《Leatherneck》雜誌隨軍記者 Louis R. Lowery拍攝的,少校Dave E. Severance,命令中尉Harold G. Schrier在山頂插上國旗,可是這面旗太小,只有54 x 28吋,其他部隊難以看到。第一幅的照片效果不太好。隨後,上校Chandler Johnson命令助理作戰官Ted Tuttle插另一面大一點的國旗(96 x 56吋),結果,Rosenthal拍下了這張歷史性的圖片,而他身旁Genaust則拍了一段短片。
以下這幅硫磺島戰役照片才是在第一次插下美國國旗時拍攝的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一, 9月 24, 2007
0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2007年9月23日星期日
Art of Lying 3:教導要坦白做人的故事原來是一個大話
大家知不知這個歌頌誠實是美德的故事是一個大話呢?是一個徹頭徹尾作出來的故事。這位創作者叫瑪臣。衛姆氏(Mason L.Weems)。華盛頓在生之前,並沒有童年方面的故事流傳。到華盛頓一死,坊間便推出不少紀念書籍。衛姆氏在華盛頓死後,於1800年便馬上寫了一本叫《喬治華盛頓生與死、優點缺點的歷史》(A History of the life and Death, Virtues and Exploits, of General George Washington)。到1806年,再寫一本名為《喬治華盛頓一生》(The Life of George Washington)的書,而兩本書內所有關於華盛頓童年的事都是創作出來的。目的是為了強化這個英雄人物的性格。
這兩來書出版之後100年中,已有不少歷史學者指責衛姆氏所寫的內容虛假。不過經過100年時間,已有不少人把書的虛假內容當成真實故事般流傳開去,成為坊間的民間傳說,並且深人民心。
這個大話幫助全世界宣傳道德文化,華盛頓的「坦白」便成為教育界最愛的教材。這不是多麼的諷剌嗎?教導人要講真話、坦白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個大話。
申廷閱讀
真假歷史之謎 雲海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日, 9月 23, 2007
0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
Art of Lying 2 :七十八歲的阿伯
講大話之剩又不害人,有時還會利己利人,為何還要時常堅持誠實,講真話呢?
近年政界最為經典被懷疑是講大話的事件相信是「七十八歲的阿伯」。
當日有約近六成民意支持政府少修少改的政改方案,泛民爭取雙普選的聲音反而成為少數,民主運動正在劣勢中。某一天,一位「七十八歲無名老伯」在《蘋果日報》及多份報章刊登了全版的爭取普選廣告:「告訴我,我會看見普選的一天嗎?」把爭取雙普選的運動重新燃起,泛民乘勢要求普選時間表及路線圖,把民主運動推上另一個熱潮。
接踵而至,不同支持民主及支持建制的廣告不斷在報張出現,「有兩個孩子的父親」、「一個退休公司主席」、「蘇小姐」、「堂堂正正、有名有姓有良知的老伯顧明均」、賭王何鴻燊等等。把香港過往的政治文化徹底改變。
究竟這一名七十八歲老伯是誰人呢?有人推斷幕後黑手是某位傳媒大亨,他精心策劃一個悲情的故事,再找一名真正是七十八歲的老伯替他們出廣告。如果是這樣,這位傳媒大亨把悲情技巧玩得出神入化。試問七十八歲的阿伯還有多少時間呢?他能否等到民主的一天嗎?一句簡單的說話激動全港市民。這一句美麗的大話不但幫了香港人,又推進民主一大步,更改進民主運動日後的技巧。實在是Art of a Lie 的經典。
申延閱讀:
政治廣告:激起媒體千層浪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日, 9月 23, 2007
0
留言
標籤: *無聊瑣事*, Art of L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