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日星期六

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個人之一伍秉鑒

今日香港文匯報有一篇報導,《歷史與空間:中國歷史上的「首富」》,說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月公佈了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個人,其中有6名是中國人: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鑒和宋子文。 小弟實在孤陋寡聞,不認識誰是伍秉鑒,便往維基找找他的背景資料

維基的記載:

怡和行,中國清代位於廣州的外貿商行,廣州十三行之一,1783年由伍國瑩創立,1803年由伍秉鑒接任行主,在他的經營下,怡和行成為廣東最成功的行商之一,代同文行成為十三行領袖,並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伍家的財產曾因此達到2600萬銀元之多。由於怡和行經營有道,在西方世界享有盛名,因此怡和洋行亦以「怡和」為名。
最能流芳百世的人物的次序是成功的科學家、文學家、哲學家、藝術家(包括演員、音樂家)等等在學術上傑出的人士為先,其次是國家元首、傑出的政治人物等等,最後才到這些大有錢佬,所以伍秉鑒雖然作為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個人之一,但現在已經很少人認識他了。新的一代同樣不認識在民國時雄霸上海的杜月笙,二戰前後在香港隻手遮天的何東家族,這也是同一道理。

題外話,大家有沒有見過惠康洗衣店、百佳寵物店、美心鞋鋪等等以知名品牌作為自己鋪頭名字的商店呢?以筆者所觀察,這做法的作用是不大的,它們很快會跟隨大多數鋪頭的命運一樣,倒閉收場。真想不到前香港上市公司,現新加坡上市公司,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當日成立時,也是借用人家的知名品牌作為自己公司的名字。

2007年11月29日星期四

愛情是垃圾

「愛情是垃圾」是名人雲海的愛情觀,筆者當然不認同他的觀點,由於他的想法十分創新,讓大家聽一聽:



在古時,天災人禍戰亂連年,人民連基本三餐溫飽也不能確保,那有多餘的精力做其他事情呢?在西方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後,國家產能大幅提升,同時政治體系由獨裁走向共和,人民解決平常的生活所需的同時,國家政治亦趨向穩定。人民便有額外的精力要求更高層次的慾望,例如友情、嗜好、娛樂等等。盲婚啞嫁再不能滿足當時的男女關係,結婚前還需要有雙方了解的階段,這就是戀愛的雛型。

到二十世紀時,電影娛樂業開始普及化,大量以愛情為題材的電影出現,推廣新一代的愛情觀,並且把戀愛神聖化及浪漫化。筆者往 imdb 找找經典的愛情電影:Casablanca (1942)The Big Parade (1925)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Safety Last! (1923)Metropolis (1927)等等,在頭十名 Top Rated Romance Movie中,其中有六套是二戰前後時拍攝的。如果電影內容情節是反映當代的生活,代表談戀愛這種文化在二戰前已經十分普及。

雲海說:在二戰後,戀愛被商界包裝成過於神聖化及浪漫化,摰死不渝的愛情把市民洗腦,從而產生愛情相關的服務和消費品,製造商業機會。筆者不能否定商界是推廣戀愛的催化濟,加上市場十分接受戀愛這種文化,兩者相輔相承及互相推動下,才會變成現今的愛情觀,

2007年11月28日星期三

談戀愛

網友小妮在11/13/2007 5:12 PM時曾提問以下問題:
「其實from the beginning...為什麼要結婚? 製造如此多的不幸和討論?」
「如果大家from the beginning 都不需要配偶, 便不用討論港男港女了. a more peaceful world. :P」

答案其實好簡單,結婚
主要目的是為了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使人類能夠延續下去。

如果以上問題改為「其實from the beginning...為什麼要有戀愛? 製造如此多的不幸和討論?」這就變成一條不容易解答的問題了。

古時東方及西方社會都是以盲婚啞嫁定終身的。古代西方社會,男方透過舞會或聚會尋找結婚對像。當男方找到合眼緣的女子後,就主動前往女方家中求婚,由女方父母決定是否接受這位未來女婿。古代東方社會就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習俗,透過媒人介紹男女給雙方父母認識,
媒人自提親起,到訂婚、促成結婚都會起著中間人的作用。

兩者都是沒有談戀愛這個階段,婚姻大事主要由父母雙方作主,做子女往往無權主意的。結婚後更沒有離婚這回事。西方的天主教是禁止離婚的,東方社會
的休妻是男方單方面放棄這段婚姻,女方無權話事的。

何時開始有談戀愛這回事呢?談戀愛這玩兒當然是由文明發展比較早的西方傳入東方。那一個西方人或組織是最先提倡談戀愛呢?這個人或組織便是小妮的天敵,害苦了今天的小妮了。哈哈~~~

小弟曾經聽過關於談戀愛提倡者的說法,但無法找到證據。如果找到相關資料時再作補充。

近代中國的惡性通貨膨脹

2007 年 11 月 24 日蘋果日報高明輝專欄的《淺談錢錢錢》說:

最近得知香港歷史博物館即將展出中國鈔票。最大面額的一張是國民黨政府年代、由新疆省銀行發行的六十億元鈔票,面額隨時比冥通銀行發行的還要大,但該六十億元只可買到七十粒米。足見當時濫發鈔票的瘋狂程度,社會陷入惡性通貨膨脹,結果嚴重損害購買力,國民的財富被大幅蒸發。
這種不受控制的通貨膨脹,在經濟學上這稱之為惡性通貨膨脹。小弟在網上找了一個實際例子指出當時通貨膨脹的嚴重性:在1937年至1949年短短十數年間,貨幣實際購買力大幅扁值,100 元法幣1937年可以買2頭黃牛,到抗日戰爭結束後的1945年只能買2 個雞蛋,1946年只能買1/6塊固本肥皂,1947年只可買1只煤球,1948年8月19日只能買0.002416兩大米(每斤16兩),1949年5月只能買1粒米的千分之2.45。

造成物價瘋狂上漲的原因是
政府無限制地亂印銀紙,使貨幣實值持續下跌,以下圖表列出中央銀行貨幣發行總量持續急升。

1935年起由國民政府發行法幣
1937年總發行量不超過14億元法幣
1940年起取消無限制外匯買賣
1945年8月15日發行總額5569億元法幣
1948年8月發行總額604兆元法幣
1948年8月19日開始使用金圓券
1948年09月底發行總額12億元金圓券
1948年11月9日發行總額19億元金圓券
1948年12月底發行總額81億元金圓券
1949年04月發行總額5萬億元金圓券
1949年06月發行總額130萬億元金圓券


以下是楊格《中國的戰時財政與通貨膨脹,1937年-1945年》的數字:
年份通貨膨脹
1938年49%
1939年83%
1940年124%
1941年173%
1942年235%
1943年245%
1944年231%
1945年1-8月251%


中國在1947年時所發行的法幣最高面額為5萬元,到了1948年中已到了1億8千萬,1948年政府實施貨幣政策改革,用新發行的金圓券取代原有流通的法幣,以一元金圓券折法幣300萬元,結果不到一年的時間,金圓券的發行面額就增至1千萬,甚至在地區性的新疆省銀行曾在1949年發行面額達60億。各地紛紛拒用金圓券,民間自動重新使用銀元,國民政府於是使用銀本位幣制,發行銀元券。

伸延閱讀:
http://www.xingzhi.org/finance/futures/3397.html

2007年11月27日星期二

吳儀台下和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對質

吳儀對住鬼佬無腳軟,好英,好有劉華 feel。
詳細新聞




再看看高明輝甚樣鬧曼德爾森就知曼德爾森指1%都不能接受是多麼的荒謬。

開心大發現

早幾年,亞視有一節目叫「開心大發現」,這是小弟近年罕有會追看的電視節目。內容是教導一些生活小智慧,節目主要是由日本同類節目剪輯再加入香港主持製作而成的。這些生活小智慧大部份都是環繞家頭細務,甚少做家務的我也十分欣賞家庭主婦的智慧,無論事情大或小都是充滿不同的技巧。

節目中有一些技巧可能對生活在 office 中的你和我適用。讓小弟寫寫這些小智慧,相比
近年無聊的香港政治有趣及有用得多,呵呵。

『除水杯中茶漬的方法』
平日用來喝茶的茶杯,久而久之會有茶漬積聚杯內,揮之不去。但是只要用一種意想不到的東西,就可以把茶漬一抹即消!原來只要用小小一塊發泡膠就可以發揮去漬作用,輕輕刷一刷就可以把茶漬抹走。原因是茶漬本身是由飲品中的多酚成份氧化而成的頑固污漬。如果用海綿刷漬的話,往往因為海綿太軟,力度不足以刷走頑固的茶漬。而發泡膠則是由很多小粒組合而成的組織體,本身凹凸的構造及適當的硬度,使它比海綿更能抓緊茶漬而不傷茶杯表面。

New Loans Approved During Month



從圖中顯示,secondary market 成交比 primary market 成交增長更強勁,所以小弟仍然深信#1200在今次樓市大陽春中,會跑贏比各大地產股。

2007年11月26日星期一

消費者物價指數

簡單來說消費者物價指數是反映生活有關的產品的物價統計出來的。它是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之一。小弟節錄一篇文章,讓大家看看美國甚樣玩弄消費者物價指數這個數字遊戲:

.....幾乎每一位關注消費者物價指數統計數據的人一樣,都知道那些統計數據是不實的。它們並沒有真實地反映你和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
.
.
.
.....引述威廉斯說:「在博斯金/格林斯潘的議程浮現之前,消費者物價指數都是使用一個固定籃子商品的成本來衡量的,相當簡單而直接的概念。每個時期,內容相同的一籃子商品的售價將按當時的市場價格來定,該市場籃子在各個時期之間的變化就是維持一個恆定生活水平的通貨膨脹率。

「博斯金/格林斯潘的理由是,當牛排過於昂貴,消費者會以漢堡包來取代牛排,通貨膨脹的衡量應反映購買漢堡包相對於購買牛排的成本,而不是牛排相對於牛排。當然,在計算中用漢堡包來代替牛排會降低通貨膨脹率,但那代表的是維持一個降低了的生活水平的通貨膨脹率。生活成本被生存成本給取代了。舊體系告訴你如果要繼續購買牛排你得增加多少收入。而新體系給你承諾的是漢堡包,然後可能就是狗糧了。.....
.
.
.
.....然後,過程變得更加混亂了,美國勞工統計局使用了叫做「愉悅感」的某種東西,其詞根為「享樂主義」。基本上,它根據你所獲得的「快樂」和增加的價值來調整某個商品的價格。因此,他們不是根據汽車的標價而是你花了錢所享受到的價值來計算汽車的價格。如果製造商給汽車增加了往年沒有的新功能,像新的電子產品或防鎖制動器,那意味著你的錢買來了更多的價值,因此即使你可能支付了同樣的或甚至是更多的錢才把車子從展廳中開出來,但按通貨膨脹來衡量,車子的價格卻是降低了。.................

伸延閱讀:
http://frontlinethoughts.cn/article.php?aid=127

為何要控告華叔 《二》

民間電台衝擊香港的廣管法例,作出公民抗命指控香港沒有真正的言論自由。無論外國傳媒及香港市民都十分關注這次檢控的進展。如果處理不好,誰敢擔保不會演變成另一場政治風暴?相信在這單案中,無論大大小小的項目都要請示特首,讓他過一過目,曾無權是絕無可能對控告華叔一事預先不知情的。

曾無權給外界形像是事事向中央奉承的擦鞋仔,中央說一,曾無權不敢說二,亦從來沒有逆中央一句半句,不會像陳太敢於悍衛香港的法治及自由,為此企硬。今次他膽敢做出這些小動
,幫敵對派陣形拉票,實在令小弟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不是曾無權的主意,難道是中央不想葉劉太早入局?李柱銘、肥佬黎、陳樞機及陳太這四大民主頭子都被中央視為勾結外國勢力的敵對派人士,並不是中國的內部矛盾。在過往中央歷史中,他們對敵對派的手段是十分殘酷的,例如AB團、反革命份子、左派人士等等。為何今次
中央暗助陳太入局呢?

無疑葉劉是中央心中下屆特首的理想人選,但有兩個條件要考慮一下。首先,習近平剛剛上台掌管香港事務,他還未熟識香港政治現況,不想這麼快製造一個客觀事實,讓葉劉集民意及中央信任於一身,變成下屆準特首。第二,
上文已分析過葉劉擊敗陳太入局,會出現第二股在野的權力核心,這樣會嚴重影響現任特首的施政。所以中央不想這麼快就表態欽點誰人做下屆特首,讓有機會上位的人選互相角力,爭取表現,遠比一人獨大為佳。

如果以上分析屬實,王岸然今次拍馬屁拍到馬腿,激嬲泛民各派,同時又得不到中央的讚獎。

2007年11月25日星期日

為何要控告華叔 《一》

近日陳太受醜聞困擾,或多或少會影響她的支持度。如果在下星期的補選中,醜聞越鬧越大,選民投票意慾減低,加上親中鐵票策略成功等等,在這多個因素之下,葉劉如能幸運地勝出,泛民今次所受的打擊比區選落敗更嚴重。

如果被視為泛民手中最強皇牌的陳太也不能擊敗下屆特首大熱人選葉劉,這代表已有過半數市民支持親中人士,過往泛民以民眾高支持度和阿爺討價還價的能力就一鋪清袋,阿爺日後更加可以漠視泛民的訴求,民主運動更加舉步為艱。

若葉劉勝出,不但使泛民頭痛,連現任特首曾無權也感到煩惱。葉劉今次如能擊敗陳太入局,便能手握民意及中央信任,外間更會篤定葉劉為下屆準特首,親中人士及議員紛紛向她靠攏,客觀上造成第二個權力核心和現任特首曾無權抗衡,這是曾無權最不願看見的事。

時事評論員王岸然重提陳太過往的醜聞,籍此打壓陳太的支持度,
曾無權看見泛民兩日來仍然沒有反應。急如焚,心知不能再靠無能的泛民了,急急親自還招。以非法廣播的罪名控告年事已高的民主長老華叔,這做法一來能轉移市民的視線,減少關注陳太的醜聞;二來激發支持民主自由的市民對社會現況的不滿,希望增加下星期補選的投票量。這是一次不錯的策略。

曾無權,今次我少有支持你的行動,GOG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