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知識熱愛其中一個目的便是學懂分析,要比別人預先洞識先機。
。。。。。。。。。。。。。。。。。。。。。。。。。。。。。
無定向風 : 資訊如糞土(之二)
差不多十二年前吧,在下開始在這裡充撐場面寫這個欄。那個時候互聯網剛剛普及起來,感覺很是新鮮;瀏覽器先行者Netscape免費讓人下載,更令我這個電腦盲覺得網上世界不可思議——軟件本來是昂貴得很的,現今竟然讓人予取予攜,怎麼可能?於是不知就裡,便以《資訊如糞土》寫了蕪文一篇,結語曰:「看來Internet已有點像馬克思所說的『各取所需』的烏托邦。」時維一九九五年十月也。
那個時候Google尚未面世(要再過四年,也就是一九九九年,這間現值兩千二百億美元的上市公司才埋班);又再過兩年,維基網上百科全書(Wikipedia)才告登場;至於YouTube嗎,他們兩個創辦人那個時候剛唸完小學吧!那時網上的資訊又豈能跟今天同日而語?要是那個時候資訊已賤如糞土,今天又該拿什麼來形容不費分文、鋪天蓋地而來的多媒體、七彩資訊?總不成是負價值、給人形成負累吧?
資訊的確不應賤如糞土。就算是小學生恐怕也聽過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知識就是力量」之說吧;而傳統智慧又以為「能知半日事,富貴萬千年」,那麼資訊又怎會成為負累,比糞土還要賤?
都是免費報紙
十多年來我一直為這個問題困擾。Google、YouTube相繼面世,免費報紙更日益普及,這一切的一切都令這個問題來得更為迫切。迫切之處在哪裡?鄙人在傳媒機構討飯吃,而傳媒的工作不是別的,正是提供資訊。要是資訊真的賤如糞土,那麼鄙人任事的機構以至整個傳媒業又豈不前途堪虞?事關飯碗,豈可掉以輕心?
事實上也不用等到互聯網普及了,才教人懷疑起資訊的價值來。就以香港的印刷媒體而言,長時期以來報價都遠遠低於印刷及紙張成本,更莫說是編採成本了。(以我所知,報紙當中,《信報》——及馬經——是少數賣紙有錢賺的報章;期刊當中,蒙讀者厚愛,敝刊售價足以支付印刷及紙價;同事們的薪金、燈油火蠟嗎,便得看廣告收益了。)讀者要是珍惜資訊,報紙、期刊又還用大賤賣嗎?
報章、雜誌大賤賣也不是香港獨有的現象,差不多全世界的報章、雜誌都要靠廣告支持才經營得下去。以此視之,可以說所有印刷媒體皆為免費報紙——他們對廣告的依賴沒有本質上的分別,只有程度上的不同。報章、雜誌都是供應資訊的,而它們都賣不得錢,那麼資訊又豈非賤如糞土?
資訊如糞土也不是平面印刷媒體獨有的現象,電台、電視般的電子媒體亦然。儘管香港是先有了收費的有線麗的電視,才引入無線電視;可是打從第一天起,無線電視便是免費的——這也就是說要完全靠廣告支持。以此視之,免費報紙又豈是什麼新鮮事物?那是古已有之的了,互聯網只不過把資訊不值錢的現象更形尖銳而已。
知識毫不稀罕?
令我困擾不已的地方也正是這個:且不說什麼知識便是力量,現今誰不知道生活富足的先進國家莫不是所謂知識型經濟——要發達非要有知識不可。然而現實生活裡,碰口碰鼻都是予取予攜、賤如糞土的資訊;雖不致氾濫成災,資訊、知識又何來稀罕之處?毫不稀罕,那又怎會是民生福利所繫?令人費解也。
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資訊是個籠統得很、概括得很的名詞;所謂資訊顯然也有貴賤之分。英超聯的賽果無疑是資訊,即時直播曼聯對紐卡素的賽事也是資訊。前者,無論是透過電台、互聯網都唾手可得,這樣的大路貨資訊當真又賤如糞土。
後者則價值連城,要不然李澤楷又怎會花上十個億去爭奪轉播權?賽果和即時轉播的賽事雖則都可以滿足人們「求知」的資訊需要,然而兩者的內涵、層次、給人們帶來的功能效益則天淵有別,是很不一樣的資訊。不同的地方在哪裡?
令人興奮的資訊有價
在我看來,最不同的地方,是人們要花多少功夫才滿足得到「求知」的需要、釋除心中疑團。此話怎說?就以英超聯的賽事來說,就算是使出渾身解數,單憑曼聯贏二比零這個賽果,我們是無從知曉那兩球是誰射入的?什麼時候入?怎樣入?……等等令賽事豐富起來,帶來興奮的資訊。
到頭來這也是人們最關心的資訊。觀看現場電視直播毋須吹灰之力便可以一一解答這些最令人關注的問題。可是要感受賽事的氣氛,掌握這個氣氛怎樣影響球員的士氣,以至賽果,則又非要臨場觀賽不可。要滿足這個「求知」需要便得花上比有線電視費高許多、許多的代價了。
哪怕是臨場體驗亦不見得可以滿足所有資訊的需要。馬經有價,正正是它提供比臨場體驗還要豐富的資訊——馬匹的血統、往績、晨操紀錄、騎師配搭、對手強弱……而更重要的,馬經提供貼士,有個態度。只消一紙在手,便穩操勝券,要贏錢那又豈不輕鬆?
意見、評論有價
同樣,一天裡我們都面對從四面八方襲來的免費資訊。這一刻數以十萬計緬甸僧侶上街,軍警開火;接伊利沙伯醫院出現消毒藥水疑雲,與此同時次按風暴又令全球金融市場坐其過山車。大家才剛稍一回氣,滿載北水的直通車又告殺到。就算有互聯網、Google、維基百科之助,要理清楚這一切到底會帶來什麼的後果,如何影響我們的財富、健康,以至下一代的前途,還是老不容易啊。那怎麼辦?
萬變不離其宗,得靠經濟學鼻祖阿當‧史密斯(AdamSmith1723-1790)提出的老辦法:生產分工,讓有料到的專家們來給你排難解憂。由是之故,雖則你知我知,為南下北水衝擊,香港股市了無章法可言。這又可無礙專家們開其投資訓練班、研討會、飯局,而他們的投資秘笈更又無不登上暢銷書榜,賣個滿堂紅。可見新聞無料奉送,意見、評論倒是要賣錢的。
十多年前當《華爾街日報》推出網上版之初,他們跟敝刊的網上版看齊,是要收費的。年來雖然有了Google,Yahoo!等免費資訊網站的衝擊,他們依然不為所動;據我所知,網上版《華爾街日報》的訂戶數目還在不斷增加。
親身感受最矜貴
網上《華爾街日報》的叫座力在哪裡?當然不是曼聯勝紐卡素二比零般的賽果了,而是其陣容龐大的評論版。陣容如何龐大?除了時事財經,更包羅了科學、文娛藝術、生活品味的專家評論,無論是題材、角度,都無與倫比。有這些專家之助,要了解、認識這個世界雖則未至於像買馬經掌握必贏貼士那麼便捷,那又總比自己動手了解這個愈來愈複雜的世界輕鬆得多啊。
話雖如此,在這資訊年代,就算是專家意見看來也不值錢了。《紐約時報》的《TimesSelect》一向以其評論版為骨幹,是收費的。早前有風聲說給梅鐸收購後,《華爾街日報》亦將在網上無料奉送,《紐約時報》由是捨命陪君子,先下手為強,取消收費。
不管《華爾街日報》會否追隨《紐約時報》免費起來,網上專家意見看來亦難免跟網上資訊那樣一併貶值。唯其如此,以真身示人的訓練班、研究會、飯局也就像臨場看球賽、去音樂會那樣,來得格外矜貴。說到底,不管多媒體如何逼真,那又怎及得上第一手接觸提供的互動感受?
2007年11月11日星期日
楊懷康:資訊如糞土
發佈者: 賭徒 於 星期日, 11月 11, 2007
標籤: *文章轉貼*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