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7日星期一

電影譯名

看罷《從風雨而飛》的"翻譯的文化",發覺部份網友認為外語片的譯名需要保留原名的含意,他們對此十分執著。筆者就持有不同的睇法。

一套商業電影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呢?當然是大收旺場,大賺特賺。這套商業電影能否成功,本身套戲的質數佔最重要的比重,同時也需要配合適當的包裝才能吸引觀眾入場觀看的。叫好不叫座的電影真是比比皆是,例如上年有套叫「遇人不熟」,筆者認為是06年最好看的電影,但這套戲的收場便是只有口碑,沒有票房。所以成功的商業電影還需要發廣告、明星卡士、製造新聞話題,和改一個合適的
戲名等等。

是否原汁原味把外語片的戲名翻譯為中文便能對票房有所幫助嗎?答案當然是否定。

例如近期大熱的恐佈片「恐懼鬥室」,英文片名是「Saw」,正確中文翻譯片名為「鋸」。你們覺得「恐懼鬥室」能給觀眾驚嚇的電影形像,還是原汁原味的「鋸」會好些呢?

翻譯電影名字除了要顧及電影的內容外,還需留意當地的文化。大家來看看中港台三地的不同電影譯名吧。


The Lord of the Ring: Two Towers
台灣片名:魔戒二 ─── 雙城奇謀
香港片名:魔戒二 ─── 雙城奇謀
大陸譯名:指环王 ─── 双塔奇谋

007: Die another day
台灣片名:007─誰與爭鋒
香港片名:007─不日殺機
大陸譯名:007系列之:择日而亡/谁与争锋

Catch me if you can
台灣片名:神鬼交鋒
香港譯名:捉智雙雄
大陸譯名:逍遥法外

Finding Nemo
台灣片名:海底奇兵
香港譯名:海底奇兵
大陸譯名:海底总动员

The passion of christ
台灣片名:耶穌受難記
香港譯名:受難曲
大陸譯名:耶稣受难记

The Day After Tomorrow
香港譯名:明日之後
大陸譯名:後天

香港譯名:多啦a夢/叮噹
大陸譯名:萬能機器貓

10 則留言:

波蘿游 說...

大陸譯名非常土。

相信這些西片譯名都要送檢,大家避免官府為難,就用上了那些土名

Unknown 說...

除了後天、擇日再死、機器貓之外,其他只是網上惡搞

A Bug's Life - 螞蟻總動員(雖然內地所有 Pixars 電影都是 XX總動員,這是後話)

The Lord of the Ring: Two Towers - 指環王二雙塔奇謀

Catch me if you can - 逍遙法外

向左走, 向右走 - 一樣 (上映時候親身上海見到)

Finding Nemo - 海底總動員

The Passion of Christ - 耶穌受難記

Top Gun, Alien, Alien II, Spiderman
(早期荷李活電影好多都跟香港的)

飛天小女警 - 一樣

匿名 說...

無錯,
而"A bug's Life"香港譯名係"蟲蟲特工隊"而非"蟻哥正傳"
台灣名則是"蟲蟲危機"

"Antz"才是"蟻歌正傳"

賭徒 說...

謝謝大家更正,等我改返先

小貝 說...

大陸譯名非常土X2

小貝 說...

惡搞又x2

xiao zhu 說...

整體黎講,香港譯名比較傳神。

藍天蔚 說...

在龍應台與兒子安德烈合著的《親愛的安德烈》內,記述一次龍應台帶兒子及同學去看在香港上演的《仙樂飄飄處處聞》音樂劇,這劇原名Sound of Music,在台灣譯為《真善美》。有大陸讀者電郵作者討論,笑香港和台灣的譯名「扯得太遠」,但據他們說大陸譯作「音樂之聲」!

這個譯名,像馬名多過音樂劇!

還有,The day after tomorrow,香港譯作《明日之後》很ok,大陸好像譯作《後日》,完全不是那回事。譯的人,好像不懂兩者的分別!

賭徒 說...

大家都覺得大陸戲名很土,這就是資本主意和共產主意兩者意識形態的分別了。哈哈

匿名 說...

職業特工隊<>不可能的任務
(俗)
星際快閃黨<>銀河便車指南
(失去了那種壯嚴的幽默)
廿二世紀殺人網絡<>矩陣
(廿二世紀?那個怪老頭說是廿五世紀啊!)
接觸未來<>接觸
(電影裡有提及「未來」嗎?)

我始終覺得香港的譯名在強迫性輪姦那些電影